-01-
需求預期下滑,海運費下降 歐洲能源危機疊加通貨膨脹對歐洲的經濟和消費造成了打擊。自今年2月開始,歐盟經濟景氣指數和消費者信心指數變一路劇烈下滑,到目前為止,消費者信心指數甚至跌至了近36年的最低值!經濟不景氣疊加消費者信心低谷,使得歐洲的普通消費者會將錢投入到更必要的消費品中去。 受通脹高企以及美聯儲持續(xù)加息的影響,9月美國全商品零售銷售環(huán)比持平,比去年同期增長8.2%,為今年4月以來最低水平。8月,美國服裝服飾商店庫存/銷售比率為2.22,比上月增長0.5%,庫存/銷售比率自1月突破2.00后持續(xù)走高,這也意味著實際消費支出回落。 11月7日,在G7就俄羅斯原油的固定價格上限機制達成一致,制裁將于12月5日生效,此舉將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俄羅斯的石油出口,引發(fā)市場緊張情緒,導致原油價格出現上漲。此外,SPR釋放的終止、美元的下跌以及OPEC+預期的減產,加上美國石油產量的頑固持平,為油價走高創(chuàng)造了完美風暴。 海運費持續(xù)下降 近期,船公司繼續(xù)取消從中國至北歐和美西航次以減緩集裝箱即期運價的下降。亞洲至美西航線的運價已從一年前的20000美元/FEU的高點暴跌,未來幾周美西運價可能會降至2019年的1500美元左右。其中,上海-鹿特丹的北歐航線運價大幅下滑13%,而上海-洛杉磯運價進一步下滑較2021年9月峰值已下降了81%以上。隨著海運費持續(xù)下降,匯率大幅貶值,有助緩解企業(yè)成本壓力。 -02- 服裝外貿壓力依舊巨大 今年前三季度,我國服裝出口增速波動較大,一至三季度分別增長7.4%、16.1%和6.3%。8月以來,出口明顯走弱,繼8月增速大幅放緩至5.1%之后,9月出口首度出現25個月以來的拐點,同比下降4.4%。 9月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如下: 一、東南亞疫情結束、訂單回流導致訂單減少; 二、全球通貨通脹持續(xù),消費預期下滑,國際市場進入“去庫存”周期; 三、中美經貿摩擦對中美貿易的影響; 四、海外供應鏈的恢復進一步帶動部分訂單轉出。其中,1-8月,全球主要市場自越南進口服裝253.8億美元,同比增長16.9%; 五、為避免節(jié)日季供應鏈瓶頸,采購商進行提前采購,導致部分出口前移。 對歐美貿易大幅下滑 中國在北美份額下降,歐盟市場保持平穩(wěn)。1-8月,中國占美國、歐盟服裝進口市場份額分別為23.9%、29.3%,其中在美國市場份額同比分別減少4個百分點,在歐盟市場份額同比持平。 9月當月,對美國服裝出口大跌31.4%,已連續(xù)兩個月對美出口下降。對歐盟出口首度由增轉降,降幅為14.7%。 歐盟由于天然氣供給受限、價格暴漲,保暖類服裝需求大增,加大了對我國防寒服裝的進口。1-9月,大衣/防寒服、毛衫出口分別增長31.8%和17.8%,對歐盟出口大衣/防寒服、毛衫分別增長41.4%%和27.9%。 今年前8個月,歐盟27國自盟內國家進口服裝578.2億美元,同比下降7.4%,而同期自盟外進口服裝722億美元,同比增長17.6%,顯示出在能源短缺情況下,歐盟只能通過增加進口來彌補自身服裝產能的損失,這也客觀上為我國對歐盟出口帶來可能的空間。 今后一段時期,一方面全球供應鏈格局正在逐步回歸正常,另一方面市場蛋糕逐漸縮水,國際競爭加劇,國內服裝市場壓力更加凸顯。這段時間,我國服裝出口將面臨更嚴峻挑戰(zhàn)。好消息是,海運費大幅下跌,美聯儲加息放緩,匯率大幅貶值,以及冬季到來,德企來華訪問,歐洲潛在需求的增加,對加大出口外貿是個機會。